登入(0)
信息詳情
 

【母嬰健康知多少🧐】「營養師媽媽分享寶寶抗疫自救包」

日期:2022-04-05



疫情嚴峻,醫療設備供不應求,床位更難求,即使寶寶高燒、快速測試呈陽性反應,未必能即時就醫,媽媽為母則強,自己寶寶自己救。營養師媽媽分享自身經享,希望家長們有多一份支持及鼓勵面對疫境。


自備檢測包



假如懷疑寶寶確診,家長可使用口含式快速測試,模仿平日幫寶寶刷牙一樣,將口腔及舌頭上的口水黏在快測棒上。假如小寶寶仍然十分喜歡咬東西,要注意快測棒上的棉頭比較易咬脫。

家長亦可到指定診所領取糞便樣本瓶,有需要的家長事先致電熱線 6275 6901 作預約安排。建議家長把寶寶的出生証明相片儲於手機內,領取糞便樣本瓶時職員有可能會查核。

領取糞便樣本瓶指定診所名單及詳細地址可瀏覽:https://www.coronavirus.gov.hk/pdf/Stool_bottle_collection_points.pdf



自備平安藥


當寶寶發燒時,心急如焚的家長必須保持冷靜。絕不能只以雙手觸摸寶寶額頭及手腳去判斷是否體温過高,建議使用耳探量度體温。耳探38℃/100.4℉為發燒體温1,建議先以物理性方式為寶寶降温,以溫水替寶寶淋浴降温,或以温暖濕毛巾為寶寶擦身降温,或將退熱貼貼於額頭及背部。


假如未有好轉,耳探温度持續38℃/100.4℉以上,家長可餵食早前到健康院接種嬰幼兒疫苗時處方的退燒藥。當耳探温度高於39℃/102.2℉以上,醫生一般會處方消炎止痛藥或塞肛藥作為「高燒」的退燒藥。藥物劑量基於寶寶體重,家長可到寶寶求診的診所配備平安藥作看門口之用,但要注意寶寶有否對藥物過敏而令皮膚出現紅疹情況。


另外,家長亦可自備血氧儀,必要時量度寶寶心跳及血含氧量。由於寶寶的手指較細小,家展可將血氧儀夾於寶寶腳指公上取得較準確數據。家長可根據醫管局及美國紐約衛生局數據指引,評估寶寶健康狀況。

不同年齡正常心跳率



血含氧量監測指引



增強抵抗力必須品
寶寶發燒,免疫系統必須強壯起來,益生菌有效激活CD4+T細胞及促進抗體IgA製造,有效對抗病毒及腸道健康,益生菌絕對是免疫系統打仗的食糧2。另外,一般呈陽性反應寶寶病徵包括上吐、下瀉、無胃口等,益生菌有效提升腸道健康,調節腸道微生態,同時改善胃口及營養吸收問題。


無胃口其中原因可能孩子有喉嚨痛情況,4歲以上兒童可使用天然喉嚨噴劑,研究證實有效滅活98.3%新型病毒3,於咽喉形成保護膜,防止病毒及致病物質黏附,減少被病毒入侵機會,同時紓緩咽喉不適及傷風症狀。


另外,母乳可提供全面的營養、抗體及活細胞予寶寶,增強免疫力。而確診母乳媽媽可因應處方藥物是否適合母乳餵哺。如果媽媽仍想繼續餵哺母乳,應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將病毒傳播給寶寶。當餵哺寶寶時,要先佩戴外科口罩,保持雙手清潔4


外國研究發現,病情嚴重人士體內的維他命D水平都不足5。維他命D除幫助骨骼成長外,皮膚受到陽光照射,亦有助維他命D便合成,有效提升免疫力。由於玻璃會隔絕陽光中形成維他命D必須的UVB,所以必須在陽台曬太陽才有助身體製造維他命D6




自救寶寶錦囊 
1. 體温開始升高時,每兩小時記錄體温
2. 留意BB精神狀態、呼吸狀況、眼紅、嘴唇舌頭紅腫
3. 記錄飲食、排便、作息資料
4. 必要時向醫生求診


寶寶康復後記:
寶寶康復後四個星期內都需要密切觀察寶寶,如再出現發燒,並有紅疹、眼紅、士多啤梨舌、腹痛、上吐下瀉或頭暈等症狀,因為可能是病毒引起類川畸症,必須馬上帶寶寶求診。


外國研究發現康復後兒童較易出現專注力不足問題7,研究發現補充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有效提升兒童整體學習能力、專注力、閱讀能力等8


疫情嚴峻,建議家長持續關注寶寶免疫力,均衡飲食,攝取各種色彩蔬果,攝取各類植化素,並注意腸道健康,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微生態,從而提升抵抗力及復原能力。






👩‍⚕歡迎預約日本命力註冊營養師進行諮詢, 了解更多: https://bit.ly/30HmtHp





Reference: 
1. Family Health Service, Child health (Managing Your Baby's Fever)
2. Valeur, N., et al. 2004.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0(2), 1176–1181
3. The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Enzymatica’s in vitro study on SARS-CoV-2, 2020
4. Family Health Service, Health advice on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5. John P., et al. 2020. 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183.5: R133-R147.
6. Hewison, Martin. 2012. Clinical endocrinology 76.3: 315-325.
7. Stephenson, et al. 2021 a national matched cohort study (The CLoCk) Study
8. Kuratko, et al. 2013. Nutrients 5.7: 2777-2810.


日本命力

我們使用Cookies

我們使用Cookies以為您提供更好的網站瀏覽體驗。如您繼續瀏覽我們的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按此參閱我們的Cookie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