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0)
信息詳情
 

歲月的滋味:長者營養飲食指南

日期:2025-01-10



1. 蛋白質──對抗肌少症的首要營養

隨著年齡增長,骨骼與肌肉漸漸流失,增加跌倒及骨折風險,不少長者更出現肌少症。研究指出,蛋白質攝取不足正是肌少症的主要成因之一。為對抗肌肉流失,必須保證蛋白質攝取充足。一般建議長者每天蛋白質攝取量(克)為:

體重(公斤) × 1 1.2

例如,體重60公斤的長者,每天應攝取大約6072克蛋白質。營養師亦建議將蛋白質均衡分配至三餐,即將肉類、魚類、豆類、奶製品等優質蛋白質食材,合理分配到早餐、午餐及晚餐,以提高肌肉合成效率,預防肌肉進一步流失。

推薦蛋白質食材:

  • 瘦肉類(如雞胸肉、豬里肌、瘦牛肉)
  • 海鮮魚類(如三文魚、白身魚、蝦)
  • 豆類及豆製品(如黃豆、豆腐、豆漿)
  • 低脂或脫脂奶製品(如低脂奶、低脂芝士、原味優格)

2. 鈣質──鞏固骨骼,預防骨質疏鬆

30歲後,男性每年約流失0.3%骨質,女性則高達0.8%。骨質流失若未能及時補救,恐引發骨質疏鬆。因此,長者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約為1200毫克(mg),以下份量的食物約含300毫克鈣質:

  • 1杯奶(約240毫升)
  • 2片芝士(約40克)
  • 半磚硬豆腐(約150160克)
  • 200克芥蘭或小白菜
  • 3湯匙芝麻

帶骨小魚(如沙甸魚、鯪魚等)也是高鈣食品。而且,維他命D可促進鈣質吸收,除可由三文魚、木耳、冬菇等食物補充外,更建議長者每日至少曬15分鐘太陽,以協助身體自然合成足量維他命D

3. 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年長者因身體機能及活動量下降,腸道蠕動功能亦會減弱;再加上食量減少,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胃氣脹及便秘等腸胃問題。建議長者每日攝取1620克纖維,並確保每天飲用至少8杯水

飲食小貼士:

  1. 選擇軟熟的蔬菜及水果
    • 例如冬瓜、莧菜葉、菠菜等較軟嫩的蔬菜,以增加纖維攝取;水果方面可多選擇香蕉、奇異果、西瓜等並切成小塊,方便咀嚼。
  2. 避免粗糙、乾硬或韌度高的食材
    • 例如生蘿蔔、帶筋的肉類,避免咀嚼負擔過大影響進食量。

飲食與運動並重,才是長者的健康關鍵

想有效預防及對抗骨骼與肌肉流失,單靠飲食仍不夠,必須同時配合適度運動,才能顯著增進骨質密度與肌肉量。針對不同體能狀況,可選擇負重訓練、健走、簡易伸展操等運動形式,以達到最佳的健康效果。

祝願各位長者都能「吃得均衡、動得適量」,在邁向高齡之際依然保持活力、自信與健康!如有進一步問題,建議向營養師或醫護專業人士諮詢,為自己打造更完善的飲食及健康管理計畫。

日本命力

我們使用Cookies

我們使用Cookies以為您提供更好的網站瀏覽體驗。如您繼續瀏覽我們的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按此參閱我們的Cookie政策。